歷史背景
1947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陜北的靖邊縣小河村召開了擴大會議,又稱“小河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中央“五大書記”中的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這三位外,還有來自各前線戰略區的領導人彭德懷、賀龍、陳毅、習仲勛、王震等人,會議主要研究了如何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問題,這是解放戰爭處于轉折關頭的一次重要會議,由此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反攻序幕。解放戰爭經過僅僅一年的時間,人民解放軍的實力雖然有所增強,但相對國民黨軍隊還是處于劣勢,那中共中央為什么做出了把戰爭由解放區引向國民黨統治區的這個大膽決定呢?
1947年6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所率領的中央縱隊,當時對外稱是“昆侖縱隊”,轉移到了陜北一個非常偏僻的村子,也就是小河村。7月,召開了一次中央重要的會議,就是“小河會議”。在小河村召集當時幾個戰略區的負責人,主要是陜甘寧、晉綏、還有華東的負責人,彭德懷、賀龍、陳毅、習仲勛、王震這些人。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就是怎樣進行反攻。小河會議紀念館前今天還樹立著15尊雕像,就是參加這次會議的15位領導人的風采。這次會議確定了人民解放軍要轉入戰略進攻,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按一般的軍事規律,向敵方進攻,通常是要在自己方面的軍事力量超過敵人的時候才能夠進行。戰爭進行到1947年夏天,國民黨軍隊總數雖然下降到360多萬人,解放軍由原來的120多萬人上升到將近200萬人,但是數量仍然比國民黨軍隊要少,武器裝備更是處于劣勢。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及時決定,戰爭的第二年要把戰爭引向國統區。因為蔣介石當時的戰略計劃是繼續把戰爭引向解放區,破壞解放區的人力、物力,最后使得解放區難以繼續堅持。當時國民黨圍剿中央蘇區的時候,就是采取這種辦法,長時間圍剿,破壞根據地,造成你最后不得不放棄根據地長征。在解放戰爭初期,人民解放軍誘敵深入,內線作戰是正確的,有利于發動群眾,軍民配合共同殲敵。但是長時間在解放區內作戰,也會造成很多困難。例如在陜甘寧邊區,面對著國民黨胡宗南部的進攻,解放軍不僅放棄了延安,邊區的21座縣城當時都放棄了,主要在山村與國民黨軍隊周旋。國民黨軍隊除了進攻之外,還到處破壞,另外老百姓為了躲避敵人進攻經常隱蔽,不能正常生產,陜北在1947年夏天就出現了嚴重的糧荒。這個糧荒也影響到了中央縱隊,中央縱隊雖然只有幾百人,但是供應糧食非常困難,吃飯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糧食供應不上,大家只好吃黑豆。為了照顧毛主席,炊事班還專門給毛主席做了小米飯,其實毛主席知道這個情況,看到小米飯端上來之后,他就很生氣的問,其他同志也有小米飯吃嗎?炊事班送飯的人不說話,毛主席當時就拿著這碗小米飯走到炊事班掀開鍋一看,其他人吃的是黑豆,黑豆吃起來是很難吃的,毛主席把小米飯就扣到這一鍋黑豆里面去,然后攪一攪,要吃大家一塊吃,就是小米飯拌黑豆。當年的中央領導供應都這么困難,那下面的部隊、下面群眾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打完沙家店戰役之后,毛主席當時向部隊領導講話時就講,西北野戰軍最大的困難是沒有糧食吃,因此我們要打到國民黨的后方去,打到胡宗南的后面去,吃他的糧食。按照任弼時的話講,進行戰略反攻就是把糧稅負擔加到國民黨方面去。
千里躍進
擔負戰略進攻開路先鋒的,是劉伯承為司令員、鄧小平為政委的晉冀魯豫野戰軍。1947年6月30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南渡黃河挺進魯西南地區,開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在戰略進攻開始的時候,鄧小平就向部隊的領導講,蔣介石的戰略方針是要把戰爭在解放區打,這是他從長期反人民的斗爭中間總結出的經驗,但是毛主席更高明,他從確定自衛戰爭的方針之初,就看到這一點,他告訴我們開始必須在內線打,打到一定的時候,就是削弱敵人到了相當程度,就要打到外線到蔣管區去打。劉鄧大軍挺進魯西南之后,殲滅了國民黨軍隊九個半旅,56000人,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魯西南地區當時處在一個很危險的地理條件之下,因為他旁邊就是黃河,這個時候正值7月份,黃河大汛期又漲水,蔣介石在歷史上就曾扒開過一次黃河,黃河又是個地上河,一旦決口之后,一發不可收拾。蔣介石這個時候又想重演花園口決堤的故伎,就是扒開黃河,水淹解放軍,所以魯西南地區,劉鄧大軍不能久留,這個時候怎么辦呢?不能久留,繼續進攻,前面又是幾條大河,因此當時劉鄧首長決定,索性不要后方了,直插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8月7日,劉鄧首長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四個縱隊12萬人,甩開敵人直向大別山挺進,當時毛澤東致電認為決定是正確的,向大別山挺進,路上要連續通過幾條河流,更嚴重的是,要通過1938年國民黨扒開花園口大堤所造成的黃泛區,這個時候黃河已經恢復到故道里去了,但是黃泛區還是一片沼澤。當時大部隊通過黃泛區,很多人形容是在爛泥塘里頭前進,當時解放軍部隊還帶有一些汽車以及它拖帶的重炮,開進黃泛區的沼澤地里,汽車就陷進去了,重炮也沒辦法行動,在這種情況下,劉鄧首長干脆下決心,把這些汽車、重炮全部毀掉。很多同志都舍不得,這些武器裝備都是在過去戰爭中間流血犧牲從敵人手里繳獲過來的,把它毀掉,太可惜了。但是為了輕裝前進,當時必須把它毀掉,部隊首長就做工作,我們只要能夠取得勝利,將來還可以再去繳獲敵人,因此部隊就毀掉了帶不走的重武器,只攜帶迫擊炮這樣的輕型火炮以及步兵武器,沖過了黃泛區以及幾條河流,直向大別山挺進。1947年8月末,劉鄧大軍終于挺進了大別山,而且在大別山區一舉解放了23座縣城,直逼長江邊上。長江邊對岸就是國民黨所謂的“夏都”廬山,當時蔣介石還正在那里避暑呢,國民黨的達官貴人第一次聽到了長江對面解放軍的槍炮聲,這個炮聲如同歷史法官的落槌,宣告著蔣家王朝很快就要走向滅亡。劉鄧大軍南下之后,國民黨軍隊以20多萬軍隊圍追堵截,這個時候根據中央的指示,陳賡、謝富治所率領的陳謝兵團也在8月23日突破了黃河,挺進了河南西部,有一部分還進入了陜南地區。原來陳謝部隊是想加入西北戰場作戰的,但是西北戰場原來供養的那些野戰軍就很困難,在增加部隊糧食供應就更難辦了,因此毛澤東決定,還是讓他們投入中原戰場。陳謝部隊一進入河南西部而且威脅潼關,胡宗南不得不把進攻陜北的幾個旅調回來保他的老巢,追擊劉鄧的國民黨部隊幾個旅也被牽制回來。9月間陳毅、粟裕所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主力18萬人也挺進魯西南地區,接著又挺進豫皖蘇地區,這一下又迫使國民黨進攻山東和追擊劉鄧的部分部隊回援,因此解放軍向南進攻就以劉鄧部隊作為先鋒直插大別山,他的兩側又有陳粟、陳謝這兩支部隊作為側翼,形成了一個品字形向南全面展開的架勢,這就使國民黨軍隊在南線的160個旅,有90個旅不得不用來對付解放軍南下的三支大軍,完全轉入被動防御。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解放軍三路大軍采取躍進的方式向國民黨軍隊后方挺進,這是當時敵我力量對比情況下所采取的正確方法。通常的戰略反攻是要向前平推,奪取地方的城市,但是當時解放軍的軍事力量同國民黨相比還不占優勢,想攻擊城市通常還比較困難,躍進到敵后主要是占領鄉村,當時解放軍能夠在鄉村占領腳跟關鍵又是進行土地改革,得到當地的群眾擁護,因此講解放軍打到哪里,土改搞到哪里。三路大軍馳騁中原,在中原地區又掀起了土地改革的轟轟烈烈的熱潮,于是又建立了廣大的中原解放區,這種獨特的進攻方式,是人民解放軍在戰略進攻時的一大創造,也是毛澤東戰略進攻思想的一大發展。
全線反攻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后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采取無后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毛澤東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解放戰爭自此進入全線反攻階段。
在后來的淮海戰役的時候,劉鄧在大別山的戰略游擊區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劉鄧在西線的積極運動和作戰,則無法達成對國民黨在徐州周圍集結的重兵集團的包抄任務,則只可能是華東野戰軍在徐州東北地區打一個小規模的淮海戰役。
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戰軍攻占宿縣,殲敵一個師,切斷了敵徐州與蚌埠間的聯系,完成了對徐州的戰略包圍。這是淮海戰役發展成為巨大的戰略決戰規模的關鍵。而中原野戰軍,也就是劉鄧部在大別山地區的躍進,使得他們能夠占據一個有利的攻擊位置,從而能夠與華東野戰軍實現東西夾擊這樣大規模的戰役合圍。
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后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采取無后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